人员查询

依法治市: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保驾护航

  • 法治实践 | 2018-02-02 16:20:22 | 来源:内江日报 | 黄彬鹏 刘如意
  • 公开法庭 包中强 摄

      回顾2017年的依法治市历程,“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在内江化为生动实践——

      《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成为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法治扶贫“六个全覆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铺开;生态法庭建设、行政司法衔接、环保警察队伍组建都走在全省前列;用法治保障“舌尖上安全”,全市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内江市加强危险废物规范管理的意见》成为全省首个市域危险废物综合治理机制,在全省推广……

      一年来,内江市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践行省委提出的“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总体要求,把依法治市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工程来抓,围绕“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内江”的目标,切实把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

      《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成为内江获得地方立法权后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以法之威保护青山绿水取得新进展。

      法治扶贫“六个全覆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序幕。全年共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827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35件,人民调解员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49件。

      基层法治实践成效逐步显现,83家单位获评各类法治先进单位,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79家。

      全市已建立法治主题阵地77个,法治宣传载体1648个,拍摄法治微电影17部。

      积极推动“天网”三期、“雪亮工程”和平安智慧小区建设全覆盖,全市监控点位达4000多个,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持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积极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有关事项,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工作。

      做好《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出台后的宣传和执行监督,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创新“全媒体”宣传模式,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与推广,着力打造和巩固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街区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加强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法治保障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生态法庭和环保警察队伍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开展法治宣传 黄正华 摄

      科学立法

      内江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诞生

      沱江东去,时光流转。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将为世人所铭记。

      2017年12月1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许仅是一个接近年末的普通日子。然而,这一天却在内江法治建设史上留下了光辉一笔——备受关注的《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

      《条例》的获批,标志着我市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有了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这部法规将于2018年3月1日正式施行。

      《条例》承载着420万内江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彰显着我市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拳拳之心,体现着一年多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矢志不渝致力保护绿水青山的决心。

      在此之前,人大代表的建议、政协委员的提案多次提及加强甜城湖的保护,市民群众亦呼声高涨。保护甜城湖、护航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早已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的共识。

      依法治市,当顺应民意。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未停止。绿水青山是人民所需,保护甜城湖是民心所向,依法治市,绿色生态首当其冲。

      用好地方立法权,以法之威保护绿水青山,是回应人民热切期待的有力举措,也是内江经济社会发展到如今的必然选择。时间回溯至2016年12月底,我市在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将甜城湖的保护立法作为最优先的立法项目。

      按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社会参与”的原则,甜城湖保护相关立法工作迅速展开。我市坚持开门立法,实现立法机关、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多方有机结合,为立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回望2017年我市立法工作,从顺应各方期盼到付诸实施,从现场踏勘到赴外地调研,从书面征求意见到现场座谈讨论,从初稿到收集310条建议到数易其稿,从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到报送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直至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条例》立法的具体工作历时一年才正式完成。

      《条例》的出台,不仅标志着沱江流域内有了第一部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规,更重要的是,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工作正式被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时,《条例》也必将推动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在新时代下取得更大突破,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定的法治保障。

    通过木偶剧演出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律法规 王斌 摄

      大力普法

      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经济社会要发展,法治护航是必然。法治要落实,普法宣传很关键。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法律七进”,推动法治宣传,分门别类制定行动纲要、实施方案、普法大纲和普法读物,对“进什么、怎么进、谁来进、如何评”作出明确规定,使“法律七进”真正“进得去、落得下、见实效”,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建章立制,确保落实。围绕法治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我市制定并出台了《2017年法治内江建设十大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沱江流域综合治理、脱贫攻坚、食品安全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法治保障。

      据市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印发了《内江市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组建“七五”普法讲师团,深化“全媒体”宣传模式,统筹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工作,着力强化全社会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形成法治信仰。目前,全市已建立法治主题阵地77个,法治宣传载体1648个,拍摄法治微电影17部。出台了《法治保障“舌尖上安全”专项行动方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综合施策。全年共完成食品药品抽检6671批次,合格率达96%。全市连续12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贫困村是法治宣传的重要阵地。法治,在脱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充分发挥法治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法律意识,为贫困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2017年9月初,一场法治扶贫“六个全覆盖”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序幕,并将持续至2020年底。这意味着全市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实现法律顾问、法治明白人、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村规民约全覆盖。

      过去一年,全市相关部门共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8275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35件,人民调解员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49件,调解成功率达98.6%。此外,还开展了“流动式”预防宣传,在扶贫预防领域开展“菜单式”预防教育。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依法治市的重要内容。一年来,我市持续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天网”三期、“雪亮工程”和平安智慧小区建设全覆盖,全市监控点位达4000多个,城乡公共视频监控覆盖面大幅提升。在内江城区创新启动“特警、武警联勤管点,交警管线,派出所管面,特警、交警设卡管圈”的“点、线、面、圈”治安防控新模式,依托扁平化指挥调度,实现了对案事件的快速处置,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安全感。

    诉讼服务热线 黄正华 摄

      依法治市

      法治内江亮点频现

      2017年,我市突出“放管服”主线,围绕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社会法治、学法用法等六大主要任务,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有声有色。

      在依法行政方面,我市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法治内江建设的核心任务,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年来,“方便、快捷”成为市民常挂在嘴边的赞语。这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效,这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缩影。我市建立了审批服务项目运行、政务服务信息、审批服务行为监管三大行政审批平台,群众办事少跑路,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

      目前,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224个,全部入驻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并通过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推行“一窗办理”“缺席默认”“立等可取”“贴心服务”四种模式,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依法治市,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在基层治理方面,我市积极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互动的基层治理机制。经过努力,“党群110”“大院长”“业主管委会自治模式”“群众议政”“凤凰模式”等基层治理创新做法,已在全市范围学习推广。基层法治实践成效逐步显现,83家单位获评各类法治先进单位,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79家。

      在司法改革方面,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感受公平正义、享受幸福生活,我市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执行难题,依法治市工作亮点频现。

      一年来,全市政法系统各部门在各个领域作出了不懈努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生态法庭建设、市人民检察院的行政司法衔接、市公安局环保警察队伍组建都走在全省前列。市人民检察院指导办理的“李某某、梁某某污染环境案”获评全省“两个专项行动”十大精品案例。我市制定的《内江市加强危险废物规范管理的意见》也成为全省首个市域危险废物综合治理机制,在全省推广。

      步伐铿锵

      厉行法治永远在路上

      一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践行省委提出的“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总体要求,把依法治市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工程来抓,围绕“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内江”的目标,切实把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

    依法治市文艺演出 李乐 摄

      回首2017年,留痕的脚印已镌刻历史;展望2018年,一系列举措正翘首待施。

      ——全力深化依法治市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有机统一,维护宪法权威,加大普法力度,以良法促发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同时,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依法治市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取得实效。

      ——持续深入推进科学立法。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原则,按照《立法法》《内江市地方立法条例》的规定,深入研究我市立法需要,积极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有关事项,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做到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做好《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出台后的宣传和执行监督,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立足我市实际,把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措施系统化,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着力提升全民法治意识。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创新“全媒体”宣传模式,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与推广,着力打造和巩固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街区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机制和属地管理的责任机制。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发挥“七五”普法讲师团作用,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探索“一元多核,合作共治”治理结构模式,着力打造“法治、德治、自治”三治一体的基层法治良序,深化推广农村“大院长”制和“三自一引”模式,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积极构建“党建促法治,法治促和谐”的社会治理格局。始终坚持维稳首责,扎实做好应急处突准备,突出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法治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法治保障服务脱贫攻坚。持续开展法治扶贫“六个全覆盖”活动,进一步为贫困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依法严格监管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为全市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法治保障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生态法庭和环保警察队伍建设,大力推广“以案建制”的固废物处理机制。发挥地方立法保障作用,推动《甜城湖保护管理意见》的出台,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立法保障。

      厉行法治,我市步伐铿锵;建设法治内江,我们一直在路上。(黄彬鹏 刘如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法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华夏法治  |  www.hxfzw.com.cn  |  联系我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8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155号
    •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华夏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hxbkyj@163.com
    • 联办机构:华夏拥军爱警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