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查询

为时代而讴歌 为人民而绘画 ——《武俊青画展》在稷山县举行

  • 时政要闻 | 2019-09-09 16:53:26 | 来源:华夏法治网
  • 为时代而讴歌  为人民而绘画
    《武俊青画展》在稷山县举行

          古稷邑纵情写真无愧赤子,新时代挥笔作画不改初心。 9月4日,为期20天的《武俊青画展》在山西稷山县美术馆开幕。 这是武俊青继1989 年初在稷山县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30 年之后举办的又一次个人画展,给该县群众送上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为国庆佳节献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文化厚礼。
          来自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山西省美协花鸟艺委会、太原市美协、运城学院、运城师专、运城市美协和稷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和当地干部群众200多人参加了画展开幕式。
          稷山县委宣传部、运城市美协、稷山县文旅局、县文联等主办了《武俊青画展》,展出了他创作的人物、山水、花鸟画作品百余幅。《武俊青画集》、武俊青画展诗文书画集《挥笔书丹青》两本专著,同时结集出版,其目的就是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全面展示新时代稷山县文化 艺术界的新气象、新风貌,以优异的成绩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 献上一份厚礼。
          在这次《武俊青画展》中,《教稼图》深刻表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调研时讲的“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深刻内涵,农耕文化发源地农祖后稷形象凸显;《北京的长途》彰显了改革开放给民生带来的实惠;《牵》和《今年多收这个数》表现了千年枣园话丰年、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实践;《稷山历史12名人》,为世代先贤树碑立传;《春沐山村》、《远山召唤》凸显后稷故里的变迁、展示中国古村落新时代的容颜,《稷山名人》之作组成令人敬仰的历史长廊;新作《我在咱村当模特》,表现了在社会大变革中山区村民的身份转变,把饱经风霜的山村老农向游客主动站台推介美丽家乡的自豪与欣然,表现得生动而传神,让人过目不忘,驻足凝思。
          有关专家认为,《武俊青画展》展出的作品,既有恩师吴德文先生的巧气、陆贤能先生的采气,又有导师史秉有先生的工气、赵梅生先生的大气。每一幅画作,体现了一个基层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通过这些泥土味重、百姓情浓、有内涵、有品质的绘画作品,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经典画作的新时代魅力。
          我国著名花鸟画家、山西省工笔花鸟画学会创始人、山西大学教授史秉有评价武俊青“几十年来坚持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弘扬世间真善美、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初心未改,绘画作品记录时代变革、反映社会生活,让人们感情产生共鸣、精神有所启迪”。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赵梅生评价他“俊青君对画事有成”。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齐派艺术传人杨吉魁教授对武俊青作品的评价是,“人物画有生气,山水画接地气,花鸟画有灵气”。
          据了解,今年66岁的武俊青,退休前是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副教授,现为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工笔花鸟画协会副秘书长,稷山县文联第四届艺术委员会委员。
          稷山县文联主席原旭东介绍,“多年来,武俊青深入生活、扎根基层,记录时代,书写人民,自觉深入改革发展一线、生产实践中、社会生活最基层,聚焦质量、提升品质,注重作品的传承与创新,创作出了一批人文历史、山川风光、古今人物富有成果的艺术画作,得到了国家省市业界的肯定、社会各界的认可、广大群众的好评。”
          多年来,武俊青创作的50余幅美术作品、30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数10幅作品获得全国和省市大奖。出版了《实用美术必备》、《画外余韵》(上、下)、《画外走笔》、《武俊青画选》、《武俊青花鸟画选》、《武俊青花鸟画新作选》、《武俊青画集》等。其中,山水画《春到高原》获全国师生美术作品大展二等奖,国画人物作品《北京的长途》、《总设计师》同时获得山西省美术大赛二等奖、优秀奖。他个人获得“山西省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运城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等功”、“稷山县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观赏武俊青画展,既扩大了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审美情趣、陶冶了人格情操,绘画艺术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很有启迪。”来自临汾市的刘国光如是说。
          武俊青表示,“我用我笔画我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不忘初心,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倡导真善美,创作出更多的美术作品,倾情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
          对于稷山县委宣传部和运城市美协来讲,为退休教授个人举办展览,尚属首次。这次武俊青画展,谢绝送花篮、悬挂条幅;不设主席台,只设坐椅;不铺红地毯、不剪彩;提倡文明礼貌、 不高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这种清新的会风,受到了参观者的赞扬。

          《中国信息报》首席记者:田建海  通讯员:杨明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法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华夏法治  |  www.hxfzw.com.cn  |  联系我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8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155号
    •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华夏法治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hxbkyj@163.com
    • 联办机构:华夏拥军爱警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